板式換熱器除了在特殊情況下的檢修外,還應進行定期的維修。由于板式換熱器拆裝方便,維修簡單,一般也不用特殊的工具和設備。根據不同的情況可采用不同的方法,如果設備沒有發生滲漏,只是傳熱系統K有所下降,則可不拆開換熱器,而用一個閉路系統將除垢液打入設備內循環數小時即可?,F場沒有這種條件,而且拆開設備或發現結垢不太嚴重時,可不取下板片而用水直接沖洗,同時用柔軟刷子刷洗即可。 一、正常運行維修 ①需要維修的設備,應按安裝順序逆行拆開換熱器。 ②在石油、化工行業中應用的設備,應按檢修周期進行定期維修。 ③設備內的介質如果是易燃、易爆或腐蝕性較強的介質,至少每年應維修一次。 ④在其它行業中使用的板式換熱器,如果未發生滲漏,最好三年能維修一次。 二、板片的清洗和保護 保持板片的清潔是保持高傳熱系數的重要條件之一。在板片間,介質是沿著狹窄曲折的流道運動的, 即使產生不太厚的垢層,也將引起流道的變化,顯著地影響流體的運動,使壓降增大,傳熱系數下降, 例如某糖廠在采暖中使用板式換熱器,由于二次水沒有很好的處理,使用過程中僅兩個月就將流道堵塞, 不能繼續運行。
板式換熱器結垢的清洗方式
清洗劑的選擇
清洗劑的選擇,目前采用的是酸洗,它包括有機酸和無機酸。有機酸主要有:草酸、甲酸等。無機酸主要有:鹽酸、硝酸等。
除水垢的基本原理
1)溶解作用:酸溶液容易與鈣、鎂、碳酸鹽水垢發生反應,生成易溶化合物,使水垢溶解。
2)剝離作用:酸溶液能溶解金屬表面的氧化物,破壞與水垢的結合,從而使附著在金屬氧化物表面的水垢剝離,并脫落下來。
3)氣掀作用:酸溶液與鈣、鎂、碳酸鹽水垢發生反應后,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。二氧化碳氣體在溢出過程中,對于難溶或溶解較慢的水垢層,具有一定掀動力,使水垢從換熱器受熱表面脫落下來。
4)疏松作用:對于含有硅酸鹽和硫酸鹽混合水垢,由于鈣、鎂、碳酸鹽和鐵的氧化物在酸溶液中溶解,殘留的水垢會變得疏松,很容易被流動的酸溶液沖刷下來。
清洗水垢的工藝要求
1)酸洗溫度:提升酸洗溫度有利于提高除垢效果,如果溫度過高就會加劇酸洗液對換熱器板片的腐蝕,通過反復試驗發現,酸洗溫度控制在60cC為宜。
2)酸洗方法及時間:酸洗方法應以靜態浸泡和動態循環相結合的方法進行。酸洗時間為先靜態浸泡2h,然后動態循環3-4 h。在酸洗過程中應經常取樣化驗酸洗濃度,當相鄰兩次化驗濃度差值低于0.2%時,即可認為酸洗反應結束。
3)酸洗液濃度:根據反復試驗得出,酸洗液應按甲酸81.0%、水17.0%a、緩沖劑1.2%、表面活性劑0.8%的濃度配制,清洗效果極佳。